空氣污染管理
台達化公司主要空氣污染物包含TSP、SOx、NOx及VOCs,下表說明主要來源,台灣廠區近三年2021年至2023年各廠之空氣污染物排放量變化幅度不大,惟2021年起中山廠VOCs排放量因大陸地區環保主管機關要求,其排放量計算方式與台灣地區不同,故VOCs排放量較高。
各廠區主要空氣污染物種類及來源一覽表
近三年台達化公司空氣污染物排放量
台達化公司2023年共有3件空污超限罰款,已擬定相關對策進行改善,相關改善方案如下表。
2023年空氣污染物排放改善方案
廠區 |
2023年情形 |
說明 (含未達成原因) |
2023年改善方案 |
林園廠 |
3件超限 |
2023年09月08日高雄市環保局稽查科派員至本廠進行異味巡檢稽查,發現26區A線押出機氣罩收集效率不佳導致異味逸散,依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第23條第1項規定裁處新台幣22.5萬元整 |
(1) 26區A線押出機模頭氣罩及收集管線立即以蒸汽吹煮,風車皮帶立即更換檢修
(2) 更換皮帶傳動輪(pulley)及風門調節
(3) 以上待氣罩檢修完成後開車前須拍照及攝影並檢測VOCs濃度(建議至少10ppm以下)確認氣罩(抽風效果)
(4) 環保局承辦人員已於9月12日至26區A線確認改善完成
|
2023年09月08日高雄市環保局空噪科派員至本廠稽查,發現26區中和槽、篩選機廢氣流向與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M02)標示不符,依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第24條第2項規定裁處新台幣13萬元整 |
(1) 中和槽及凝集槽等孔蓋尺寸重新確認如不符則重新製作並輔以橡膠墊圈加強密閉功效
(2) 篩選機氣罩重新設計製作,並將廢氣導入至RTO處理
(3) 依環保局要求已於10月17日提送空污許可(M02)異動申請;後續另依「違反空污法限期改善規定」於文到90日內向環保局提報改善報告
|
2023年09月12日高雄市環保局空噪科派員進廠進行設備元件稽查檢測,檢測結果發現共計2點設備元件洩漏濃度超過「高雄市設備元件揮發性有機物管制及排放標準」所訂之2000ppm,依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第20條第1項規定裁處新台幣15萬元整。 |
24區(P2423-2N03)及25區(E2521-2F02)兩點洩漏元件已於稽查檢測當下委請機修課修復完成,並於9月13日安排委外檢測公司複檢,並將複檢結果提報予環保局改善完成。 |
2024年規劃空氣污染物排放改善方案
廠區 |
空氣污染物排放改善方案 |
林園廠 |
持續辦理鍋爐增加排煙脫硝防制設備(選擇性觸媒),以降低鍋爐排放之氮氧化物排放濃度 |
廢棄物焚化爐袋式集塵器更新,強化空氣污染物防治設備效率 |
製程區集氣罩修改提升氣罩收集效率 |
前鎮廠 |
蓄熱式焚化爐RTO預計更換金屬保爾環,避免壓差上升,確保廢氣不外漏 |
頭份廠 |
天花板線乾燥爐能源方式改善,以符合空污排放 |
爐後冷卻風車更新 |
廢棄物管理
台達化公司依循廢棄物相關管理法規,委託具有合格許可證資格之清除處理機構進行廢棄物之清除處理作業,要求處理業者提供妥善處理文件,定期查訪委託之廢棄物操作管理情形、申報清除及處理量,藉由廢棄物清理車輛所安裝之全球位置測定系統進行清運路線與到達處理廠商位置是否一致之確認,不定期隨車或跟車查緝,並建立廢棄物自主稽巡查作業以落實廢棄物清除處理管理以善盡相當注意之義務,2023年共計稽巡查17次,查核結果均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各廠區統計之廢棄物產生量及妥善處理比率為100%(註:廢棄物妥善處理率,指各廠事業廢棄物均依規定委由合格之清除處理業者進行妥善處理。)符合年度目標。
2023年台達化全公司之廢棄物總產生量為3,986.9噸相較於2017年增加8.61%,因往年主要統計各廠所產出之大宗廢棄物,自2023年起為有效掌握廢棄物流向,即依廢棄物申報網站所申報數量全數納入統計,且各廠所產生之廢棄物主要為非有害廢棄物,一般事業廢棄物之處置方式占比主要為焚化(不含能源回收)15.08%、掩埋23.45%及其他處置作業0%,回收作業占比部分,屬於再使用準備為0%、再生利用為58.63%及其他回收作業為2.84%,回收百分比為0%,廢棄物產出流向資訊圖如下圖所示。
廢棄物產出流向資訊圖
2023年與2024年廢棄物改善方案
廠區 |
2023年推動改善方案 |
2024年預計推動改善方案 |
林園廠 |
廠內廢棄物(廢塑膠)之回收再處理,提升再利用之處理量 |
持續進行推動2023年改善方案
|
前鎮廠 |
選用耐用度高之塑膠棧板,重複多次使用減少廢棄塑膠的產生 |
廠內原物料太空包回收再利用,改包裝751C及331X產品使用 |
頭份廠 |
製程減廢,並將包裝不良產品重新包裝,品管檢驗後可用之棉體送回生產線包裝,以減少廢棉處理,使得廢棄物清除處理量持續降低 |
持續進行推動2023年改善方案 |
中山廠 |
1. 加強製程管理,減少管末處理
2. EPS粒徑不合格料重溶再利用,以及下腳料定期轉售予下游廠商
|
持續進行推動2023年改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