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ndly
Environment
創造友善環境

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Management
氣候變遷與能源管理 GRI 201、GRI 3-3、GRI 302、GRI 305

台達化公司以董事會轄下永續發展委員會為氣候管理的最高組織,由獨立董事擔任主席,每年審議公司氣候變遷策略與目標、管理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行動及檢視執行狀況,並且向董事會報告。台達化運用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提供的架構進行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鑑別,從不同部門中評估風險與機會,評估財務影響及設定因應計畫,規劃每3年重啟完整評估,並每年檢視更新。 詳細內容請見本公司TCFD報告書。
氣候變遷管理架構
類別 管理策略與行動
治理
永續發展委員會:氣候變遷管理最高層級組織,由獨立董事擔任主席,每年針對氣候變遷推動規劃及實績報告,並向董事會報告
經營管理會議:由董事長擔任主席,不定期針對節能減碳重大政策進行推動規劃及成果報告
集團設環處季報會議:為台聚集團執行能源管理最高單位,於每一季度向董事長報告推動規劃、進度,並進行決策
集團綠電小組:為台聚集團綠電推動主責單位,於每月向董事長報告綠電開發進度與未來計畫
董事會另轄下其他功能委員會:如審計委員會,將風險管理小組鑑別結果提報董事會,風險管理小組每年鑑別全球氣候變遷、能源及相關財稅等議題造成之風險。
策略
鑑別風險與機會:依風險與機會項目的發生可能性、衝擊性鑑別重大項目
評估潛在財務衝擊:針對鑑別的重大風險與機會進行潛在財務衝擊評估
情境分析:依照不同情境下可能達到淨零方案進行設定
風險管理
導入TCFD:採用TCFD架構辨識風險與機會,與各主責單位溝通,由高階主管確認
鑑別成果呈報:納入年度公司風險管理評估項目,每年由總經理向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報告控制措施、管理運作情形
指標與目標
於集團減碳目標下設定能源管理目標,訂定2017年為基準年,2030年減碳27%的目標,2050年碳中和目標
氣候因應策略: 設備汰舊換新、建置再生能源設備、生產排程最佳化、建築空調規劃、能源管理系統、極端氣候緊急應變計畫
溫室氣體排放揭露: 每年於永續報告書揭露範疇一、範疇二及範疇三排放數據
氣候變遷風險矩陣圖
氣候變遷機會矩陣圖
風險與機會潛在的財務影響及因應措施一覽表
氣候變遷議題 議題類別 風險與機會項目說明 潛在財務影響 公司策略及因應作為
乾旱 實體風險/慢性
因氣候變遷導致全球暖化,氣候變化已不復以往規律,尤以台灣南部地區有發生長時間無降雨之情形,須留意用水情形。
營運成本增加
若缺水則需外購水車,嚴重時將減少產線生產或全面停工,預估購水成本增加每天2.4萬元。
  1. 監控水情狀況與緊急應變程序
  2. 停止非必要用水,加強巡查管線與開關
  3. 推行用水改善方案,逐年降低總取水量
政府監管或監督 – 耗水費徵收 轉型風險/政策與法律
經濟部2023年1月發佈「耗水費徵收辦法」,對枯水期(1~4月、11~12月)單月用水量超過9,000度之用水大戶,每度開徵「耗水費」。
營運成本增加
2023年11月~2024年4月之枯水期實際用水量及水回收率,對應之耗水費費率,耗水費為34萬元/年(2025年前為減半徵收)。
  1. 設定單位產品耗水量目標,並逐年達成減量目標
  2. 改善廢水回收系統及加強操作管理,提升回收水量,減少耗水量
碳費 轉型風險/政策與法律
環境部2024年8月發布「碳費收費辦法等3子法」,將於2025年起對於排放量超過2.5萬噸之排碳大戶開徵碳費。
前期投入成本高
後期碳排放量低,營運成本降低;以台達化林園廠2024年的碳排放量,碳費每噸徵收300元台幣,需繳納碳費為400萬元/年。
  1. 將碳成本納入投資評估,提升減碳項目之執行機會
  2. 規劃2025~2030年節能減碳措施方案,進行廠內設備汰舊換新、改善能源效率等方案
再生能源法規- 用電大戶條款風險 轉型風險/政策與法律
  1. 經濟部「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要求契約容量大於5,000kW之用電大戶,須於 2025 年前設置契約容量 10% 的再生能源設備。
  2. 經濟部於2025年公告用電大戶2025~2028公司別節能目標,契約用電容量801~10,000瓩者,平均年節電率目標維持1%;超過10,000瓩者,則提高至1.5%。
營運成本增加
台達化公司將與集團旗下子公司-宣聚公司採購綠電,滿足法規要求。
  1. 規劃2025~2030年節能減碳措施方案,進行廠內設備汰舊換新、改善能源效率等方案
  2. 宣聚公司積極尋找合適場地投入綠電開發方案,2024年累積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8.6 MW,年發電量可達1,073萬度電。台達化將與宣聚公司採購83萬度綠電
低碳技術轉型 轉型風險/能源、技術
為減碳而投入能源轉型、效率提升、燃料替代等低碳技術發展,使得企業投入技術成本增加。
資本支出增加、營運成本降低
2024年度已執行18項節能減碳措施,共投入1,420萬元,節電量147萬度及減碳量695噸CO2e
持續規劃2025~2030年節能減碳措施方案,進行廠內設備汰舊換新、改善能源效率等方案。
原物料價格上漲 轉型風險/市場
  1. 未來碳稅課徵考量下,原物料將會附加碳排的成本,而價格有所上漲。
  2. 極端的氣候造成原物料運輸成本、交期的不確定性。
營運成本增加
生產原物料及產品運輸等成本提高
  1. 持續推動次級料回收再利用
  2. 評估廠內導入AI智能化排程之可行性
高效率生產 機會/資源效率
透過 AI 智慧生產、工業馬達、自動包裝等生產工具,提升整體生產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量。
資本支出增加、營運成本降低
藉由設備妥善及操作優化提高產量,提升單位產品能源使用效率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測數據分析管理、人車環境管理影像辨識、人員異常辨識/人員定位、設備/管線監測系統、工廠營運管理平台、智慧巡檢系統等,提升工廠安全與工作效率。
回收再利用-循環經濟 機會/資源效率
依據循環經濟三大原則(3R):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降低廢棄物處理成本,或原料使用量。
營收增加
  1. 玻璃棉原料採購廢玻璃投入製程使用
  2. 林園廠ABS餘料回收再利用
  1. 致力於研發永續產品,將廢棄玻璃製成防火、隔熱、隔音之玻璃棉,產品取得綠建材標章
  2. 製程區廢水產品粉末回收製程再利用
  3. 林園廠ABS製程TAIECORTM材料通過 ISO 14021 驗證,將製程餘料回收再製
減少用水量和耗水量 機會/資源效率
水資源為製程中不可取代的資源,減少工廠水洩漏及提高水回收再利用比例,節省營運成本支出,提升工廠韌性。
營運成本降低
  1. 透過製程改善節水及廢水回收再利用
  2. 將用水納入每月關鍵績效指標監控,對用水進行統計分析比對,如發現有用水異常,立即進行原因調查,並進行改善
  1. 規劃改善廢水回收設施
  2. 製程設備及操作改善使蒸氣減量
  3. 持續研擬耗水量減少及節水方案
使用低碳能源 機會/資源效率
推動煤轉氣、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減少碳成本、降低產品碳足跡。
營運成本增加、碳費降低
持續投入減碳量、成本、效益
  1. 建置屋頂太陽能案場
  2. 外購蒸氣供給來源選擇天然氣來源為優先
  3. 關注及參與再生電力市場
  4. 2024年度已執行18項節能減碳措施,共投入1,420萬元,節電量147萬度及減碳量695噸CO2e
開發新產品和服務的研發與創新-低碳節能產品研發 機會/產品和服務
研發朝向循環經濟、低碳、節能等產品開發,以產品及服務完整生命週期角度進行技術投入,研發低碳產品。
營收增加
  1. 頭份廠玻璃棉保溫、保冷的特性,可調節室內空調降低攝氏2~3度,可節省冷氣使用量
  2. 林園廠製程餘料進行回收再製,提升產品品質
  1. 頭份廠玻璃棉使用廢棄玻璃製成,具有防火、隔熱、保溫、隔音等特性,通過多項國家標準測試項目,符合耐燃一級兼具高吸音功效,並取得健康綠建材認證
  2. 林園廠ABS製程TAIECORTM材料通過 ISO 14021 驗證,將製程餘料回收再製
* 圖表可左右滑動
能源使用與管理
(1) 台聚集團能源管理目標
台聚集團於2016年即自主性設定能源管理目標,依循我國能源發展政策,持續追蹤國際趨勢與國家法規進行動態檢討,衡量內外部因素後,台聚集團於2022年初訂定2030年減碳目標,更於2023年進一步訂定2050年碳中和目標。集團9家國內核心生產廠自2018年起陸續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並取得證書,有效管理能源績效,持續落實節能減碳改善行動,期能發揮影響力,進而降低環境衝擊。
(2) 台達化公司落實集團能源管理目標
台達化公司積極投入節能減碳方案,台灣廠區節電率達成績效如下表,符合能源局用電大戶規範2015~2024節電率每年平均應達1%以上之目標,2024年台達化公司持續努力推行節能專案,各廠規劃如高效率節能馬達汰換與空壓機汰舊換新等方案措施皆持續進行中,並不定期檢討,以期望能進一步達到集團節能減碳目標。

* 圖表可左右滑動
年度目標 實際達成值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節電率(%) 1.00% 3.22% 2.44% 3.22%

(3) 溫室氣體管理
台達化公司於2022年初訂定2030年減碳目標,其溫室氣體排放量需較基準年2017年減少27%之碳排減量目標,更於2023年進一步訂定2050年碳中和目標。並檢討減碳路徑以確認每年目標排放量之達成率,透過各項節能改善規劃方案之執行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由各廠提出進行製程能源耗用減量、廢熱回收再利用、設備效率提升及能源管理等改善措施,並朝向跨廠及跨公司之能、資源整合計畫,達到減量目的。
台達化公司已於2021年開始推動導入ISO 14064-1: 2018溫室氣體盤查作業(台達合併報表子公司中山廠與天津廠將於2024年度完成查證作業),藉由第三方輔導查證以確認溫室氣體排放量數據之正確性及合理性,2024年台灣廠區總排放量(範疇一+範疇二)相較基準年降低17.57%,達成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基準年減少9 %之目標,整體公司平均單位產品碳排放量相較於基準年下降24.52%。
2024年度合併公司範疇一排放量共計16,989公噸CO2e,範疇二排放量60,652公噸CO2e,合計77,641公噸CO2e,並取得外部確信報告
減碳路徑目標排放量達成率一覽表 (單位 : 萬噸CO2e/年)
2024年 2025年
目標排放量 實際排放量 達成率 目標排放量
7.100 6.570 108% 7.000
註:達成率 = 2024年目標排放量 / 2024年實際排放量

近三年範疇一、範疇二排放一覽表 (單位 : 噸CO2e/年)(台灣廠區)
項目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範疇一 14,869 15,788 16,639
範疇二 49,282 49,644 49,056
總排放量 64,151 65,432 65,695
近三年範疇三排放一覽表 (單位 : 噸CO2e/年)(台灣廠區)
項目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範疇三 51,574 45,313 45,077


ISO 14064-1 查驗聲明/意見書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待後續提供
節能減碳專案推動
台達化公司台灣廠區皆成立節能減碳小組,定期召開能資源整合會議,進行經驗交流及共同推動務實有效的節能減碳方案,訂定節能減碳方案及全廠節能減碳目標,並逐季檢視執行成效。
各廠環安衛管理小組每兩個月召開環安衛執行小組會議,追蹤節能減碳方案進度,定期評估適用法規要求事項之守規符合性,積極要求各廠履行節能減碳責任。
大陸中山廠則每年定期召開節能減碳會議,配合政府節能減碳政策,訂定各單位節能減碳方案及目標,每年上報中山開發區政府。
2024年台灣廠區共執行18項節電節能減碳方案,執行成果如下表說明:
2024年目標減碳量(噸CO2e) 2024年實際減碳量(噸CO2e) 達成率
752 695 92.42%
註:達成率 = 2024年實際減碳量 / 2024年目標減碳量
TOP